News
《高层建筑结构的生成式智能化设计方法研究》举行开题汇报会

7月4日,由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陆新征教授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经杰副总工程师联合主持的清华-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2023年度探索性项目《高层建筑结构的生成式智能化设计方法研究》开题汇报会顺利召开。

陆新征教授作开题汇报

智慧场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怀生、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怡静、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宋捷、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孙海林、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赵楠、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许镇等专家出席会议。课题组主要成员列席会议。

专家出席开题会

陆新征教授从研究背景与需求、研究现状与关键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研究基础与团队、预期成果与研究计划等方面对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报告,并与专家们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陆新征教授提到,当前建筑结构设计行业存在着生产效率不足、重复性工作量巨大、设计质量难稳定等系列不足。针对相关行业难题,通过研发建筑结构的生成式智能设计,有望在AI的辅助下,提升设计速度、形成企业有形资产、提升结构设计质量。在生成式AI技术的支撑下,为建筑结构设计的数智化转型提供有效的参考。

01 研究背景

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主要依赖于人力,设计人员劳动强度极大,但仍旧难以满足需求。其中,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设计的反复迭代,消耗大量设计时间。另外,建筑结构设计领域的经验传承效率比较低,存在大量技术骨干流失的情况。因此,可以看到整个工程建设领域的生产效率亟待提高

02 研究现状

既有的自动化与参数化优化设计研究较为充分和完善,在自动化设计的基础上,引入现代AI智能设计技术后,正在进入现代化AI技术驱动的智能设计阶段。可以看到,既有的自动化结构设计技术,有效推动了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发展。接下来,将在自动化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智能化设计技术。


03 技术路线

要进一步推动建筑结构的生成式智能设计的发展,仍需解决结构设计数据、模型算法、设计方法等方面面临的关键难题。研究将通过研发图像与文本数据的数字化设计成果表征方法、多模态特征融合生成算法、数据力学耦合的智能设计方法、云计算支持的示范性应用平台等关键技术,解决相关系列难题。

将智能设计技术深化研发,形成可落地应用的智能设计产品,致力于服务建筑结构设计效率提升的需求。

04 研究基础

团队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目前已经开发出智能设计原型系统,成果发表在土木领域高影响力期刊《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与国际地震工程学会会刊《Earthquake Engineering & Structural Dynamics》等,还获得了日内瓦发明展“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等奖励。

05 讨论环节

开题汇报得到与会专家组的一致肯定。

李怀生副院长提到生成式AI在建筑相关领域同样可以开展应用,同时也应该注意AI设计的伦理问题,并期待成果后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更多合作应用。

许镇教授建议在剪力墙结构设计研究基础上,可以丰富智能设计的研究对象;同时建议可进一步研究加固改造设计。

赵楠教授级高工提到AI设计可以有效解决设计时间紧张、人员经验不足的相关问题;建议可以加强AI对工程师设计指令需求的理解能力。

孙海林教授级高工建议智能设计应用于城市更新中,加固改造、图纸翻模、装饰装修等方面的设计需求同样强烈。

宋捷副院长建议需要更好的将建筑结构设计的力学性能分析引入智能设计的学习过程中。

现场的其他专家和老师也参与了充分热烈的讨论,为课题的实施和未来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专家与项目组成员合影

联系我们
issid@mail.tsinghua.edu.cn
徐老师15810631988
北京市海淀区同方科技广场B座
关注我们